江南app平台
首页 > 施工安装

15965060050

一瞬间孩子溺水身亡

时间: 2024-05-16 12:57:41 |   作者: 施工安装

  7月13日,有网友发视频称,河南驻马店人民公园有几名学生溺水,之后医院确认6名学生全部遇难。

  7月9日,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6名学生在黄河堤坝玩耍时失联,之后5名学生尸体被打捞上来,1名仍在失联。

  对于溺水的人来说,生死只是几分钟的事。而溺水救援更像是个靠运气的“赌局”——刚好有个会游泳的且体力不差的成年人经过,将溺水之人捞起。但生命不应该成为“赌注”,因为输的代价太大。

  因为超高的致死率和频发率,每个方面的数据表明,溺亡慢慢的变成了中国青少年儿童意外身亡的第一“杀手”。

 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于2017年联合发布的《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》指出,2010-2015年间,我国0-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而死的人数,每年平均有5.4万人,其中溺水是1-14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。

  根据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5.7万人的溺亡人数中,少年儿童占了56%,相当于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被溺水夺去生命。

  在世界范围内,溺水也是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根本原因。世卫组织统计显示,2019年的全球总死亡率中,溺亡占了8%。而在其2014年公布的全球溺水报告中,参与统计的85个国家里,有48个国家中,溺水是1-14岁儿童死亡的前五大原因之一。

  各种数据和事例都在反复强调溺水的危险和高发性,但每年进入夏季,尤其是暑假期间,溺亡事故就像高温一样,必定发生。

  从事溺亡者打捞工作11年的曹春雨告诉南风窗记者,更严重的地方在于,学生等出去戏水时总是呼朋唤伴,三五个人一起去。当一人落水或溺水时,其他人就会试图施救,这造成的后果是,施救者也一同溺水,导致群死。“因为他们既无法准确评估水域的危险性,也没有能救他人的能力。”

  在《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》中,1-4岁儿童的溺亡比例占到0-18岁青少年儿童溺亡总数的近一半。

  另外,他们溺水时所做出的一些反应(嘴在水平面上下、双眼紧闭、做出类似攀爬梯子的动作、试图翻转身体等),还会让其他人误以为在练习憋气、玩水等,即使人们第一眼看到,也不会完全认为是溺水。

  所以针对低龄儿童,只要孩子靠近水边,家长就必须要提供持续性的“接触式看管”,自己跟孩子的距离不能超过一臂。在任何情况下,不能将孩子独自一人留在水里或水边,一秒都不可以。

  安徽阜阳中青应急服务队——蓝天救援队的发起者曹春雨,对救援溺水、溺亡有丰富经验。这支民间救援队,专门义务打捞溺亡者尸体。

  最初,曹春雨是为了终结商业打捞队“挟尸要价”的现象,在2010年自费成立了中青应急服务队。

  打捞队成立11年来,曹春雨见过上千个溺亡者,也见过很多家属在看到尸体时在地上打滚、痛哭和晕厥的情景。

  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的溺亡,对家庭的伤害是巨大的,所以他觉得打捞溺亡者的尸体,不仅是在帮助亡者,更重要的是在救助承受巨大悲痛的家属。

  救援队刚成立的时候,许多人不解:“为什么你们叫‘救援队’,却一直在打捞死人,而不是救活人?”

  曹春雨有自己的理解,“虽然我们打捞的是遗体,但我们不是救他(死者)而是救他的亲属,让他们感觉自己尽力了,让他们不再抱怨这个社会,这就是打捞的意义”。曹春雨在一个关于救援队的微纪录片中如此讲道。

  “孩子溺水对家庭的伤害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。”他和记者说,很多家长在打捞现场,只要没看到孩子,都还抱有一丝希望。但一看到自己孩子尸体被捞起来,瞬间崩溃,拼命往水里扑。

  还有些家长一时间没有办法接受孩子溺亡的事实,不哭也不喊,只是死死地把孩子抱在怀里,怎么也拉不开。

  “我们伤心一时,家长要伤心一世”,曹春雨说,孩子的溺亡给家长带去的除了巨大的悲痛外,还有无止尽的自责。面对突然而至的死亡,家长们都将原因归于自己的疏忽,那种“是我害死了自己孩子”的心情,带给他们的压力和折磨是旁人无法想象的。

  比如今年端午节期间,一对夫妇带着5岁的双胞胎回江西九江的农村老家过节。当时家里人忙着包粽子,两个孩子出于好奇,跑到村里的水塘玩,发生了溺水,双双溺亡。

  丧子阴云笼罩了整个家庭,最终压垮了孩子的奶奶——在家人不注意时,奶奶投河自尽,因为她觉得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两个可爱生命的逝去。

  为了减少家属的这种自责压力,救援队每次接到电话都会第一时间赶去,同时每次打捞,都会对捞上来的尸体做一番心肺复苏的急救,尽管他们了解,这一个孩子早已没有生命体征。但因为只有这样,家属才感觉自己尽了力,不至于被自责吞噬。

  最可惜的还是溺亡者自己的生命。曹春雨至今记得清楚,他曾经打捞过两个刚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。那天本是个喜庆的日子,因为他们考上了大学,家里办了贺喜宴,亲戚和同学们都来了。当天喜宴结束后,他们两个去下河游泳,就再也没有上来。

  其中一具尸体被捞上来时,旁边的人怕他母亲往水里冲,就拉住她两个胳膊不让她靠前。但这位母亲并没有哭闹,只是一直在重复一句,“让我再摸一摸我的孩子”。

  不管是在新闻报道还是在曹春雨的打捞经验里,溺水的事故多数发生在暑假期间的农村。

  农村溺亡的高发,是个多方因素造成的后果,其中农村家庭对孩子看护的缺失是首因。

  除了农村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外,暑期跟农村的庄稼收割期是重合的,要知道,务农的父母几乎无暇顾及孩子。几个被家长无暇顾及的孩子在炎热的夏季凑在一起,戏水或野泳便成了最佳选择。

  这种结伴而行的问题除了上文提及的容易导致群死群伤外,还会出现“一人溺水,他人瞒报”的情况。

  这种情况多是孩子们出于害怕受到家长或老师的责罚,在同伴发生溺水时,他们会选择撒谎,不告知真实情况,从而彻底丧失救援可能性。

  2014年,商洛市5名小学生一起去学校附近的河边游泳,过程中,10岁的小豪不幸溺水。但其他4个同学回去后,没有向老师和家长说到这件事,而且把小豪的衣物藏在了草丛中。一直到次日上午,小豪的尸体才被捞起。

  曹春雨和记者说,以往的乡村,每到夏天,为了避暑,大人会主动带着孩子去河里或池塘游泳洗澡。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无形地培养了大部分孩子的游泳技能。

  但现在,现代化的避暑和洗浴手段让家长们放弃了下水这样的形式,孩子们也失去了安全学习游泳的机会。

  此外,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变多也是一个原因。它导致村内的池塘、坑沟水源受到污染,水质变差,因而孩子们选择离家更远、水质较好的水库、山池等水域。这会使得戏水孩子在发生溺水时,家长或救援人没办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赶到。

  另外,现在很多的坑塘都是机械挖成的,深度和坡度都远超以往人工挖的和自然形成的,这也增加了孩子们溺水时的死亡率,导致他们基本没自行爬出来的可能性。

  相较于农村,城市发生的溺水事故会少很多。而且发生的都是意外性的溺水事故,要么是不小心跌入或摔入水中,要么是在游泳馆溺亡,不像农村孩子般主动去野泳而发生溺水。

  2020年6月21日,那天是周末,重庆8名小学生相约去了涪江河边。玩耍过程中,一个学生失足坠入河中,见此情景,其他同学想救他上岸。但他们的施救全部失败,另外7个学生,一个一个都坠入河中。

  其他的案例,发生在游泳或儿童戏水场所。他们的溺亡,跟家长或戏水场所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有关。

  今年7月9日,深圳龙华区一小区游泳池内,一3岁女孩发生溺水,幸被救生员救起。而溺水发生时,原本看护女儿的妈妈在一旁玩手机,并未曾发现女儿溺水。

  同样的事之前也发生在2017年,咸阳一位妈妈带4岁的儿子去温泉世界玩水,孩子慢慢从浅水区走到深水区,并发生溺水,但妈妈就在离孩子两三米的地方背对着玩手机。几分钟后,孩子溺亡,这位妈妈从始至终一点没有发觉。

  2019年8月3日,萍乡市7岁的曾姓男孩跟母亲和妹妹去水上乐园游泳。起初,他拿着游泳圈在1.2米水深的地方游玩,母亲和妹妹在游泳池的另一边。之后,他弄丢了自己的游泳圈,溺水发生。他在水里挣扎了两分钟,但没有人注意到他,尽管挣扎期间救生员也从他身边走过。很快,他停止了挣扎,又是一个生命消逝。

  做了11年的溺亡者打捞工作,曹春雨觉得预防是比救援更重要的事情。而这件事,他从2012年开始就一直在做。

  每年曹春雨都会去到200多所学校,给中小学生做防溺水安全教育,告诉他们野泳的危险性,劝告他们远离危险水域,也鼓励适龄学生学习游泳。

  官方也在做这个工作,教育部每年暑期前夕都会出相关预警,学校也会进行有关的安全主题教育和采取措施。

  湖南一位乡村小学的教师和记者说,他们学校规定,在暑假和节假日,学校老师都要去巡河。每个人负责一段河边巡守,看见玩水的孩子要及时劝离。

  有些地方政府想用科学技术手段提升防溺水的成效,如云南在去年开始试点儿童防溺水预警系统。

  该系统安装在通往危险水域的必经之路,当有儿童经过时,能自动识别并发出警告。若儿童无视警告,系统会通过人脸识别调出儿童的信息,将危险预警信息发送给家长、学校和村委等,而且系统会优先给孩子家长打电话。当发生溺水事故时,系统会一键报警,通知附近的水务部门和公安机关。

  有些地方还用物质奖励,让民众参与到防溺水工作中。如广西博白县对提供学生玩水线元的奖励。

  曹春雨也有自己的想法,他觉得防溺水工作需要各方参与,并将责任细化,就像禁止焚烧秸秆那样推进。国家出台一个管理办法,将责任细化到家长、学校、教育部门、政府部门和一些塘沟负责方等各方身上,通过共同参与,形成一个防溺水堡垒。只有每一方身上有了责任的担子,才会真正重视,“因为若发生事故,就会受到处罚”。

  但全靠抑制孩子们戏水天性的“堵”,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。因为总有些孩子会想办法逃脱看护,满足自己戏水的好奇心。

  所以,除了堵住危险以外,适当的“疏”是必要的——某些特定的程度满足孩子们戏水的需求,同时让他们掌握游泳技能,便于自救。

  这一需求在城市中比较好解决,比如多建安全的游泳场馆、游泳教学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中。像长沙已经连续11年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,让全市游泳场所在暑假期间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。

  (2021年3月16日,河南省漯河市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教练指导下适应泳池环境。图源:人民视觉)

  资金,是最大难题,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私人资助修建游泳场所,但这只是个案,无法全面推广。所以,怎么样才能解决乡村地区建设游泳场所的资金问题,应该成为各地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。

  在“疏”没有普及前,提高安全意识和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性,是孩子、家长甚至全社会都应关注的。如果怀有侥幸心理,代价便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。

  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  乒坛女神迎来重要日子!曾“示爱”马龙,陪练樊振东,36岁仍单身|附视频

  长期造谣诽谤大陆!国台办宣布:大陆将对5名台所谓“名嘴”及家属实施惩戒

  华为 MatePad 11.5S 柔光版平板官宣 22.5W 快充,实测 66W

  可当吊坠使用,传音 itel 将推出 1.43 英寸 Unicorn 智能手表

qq截图20201210090845

联系方式

进入阿里店铺

进入阿里商铺

扫一扫加关注

扫一扫加关注

备案号: 企业公示信息